用行動踐行初心!
責任編輯:李玨盈 來源:中山市第二法院 發布日期:2025-07-01
光輝歷程映初心,法治信仰鑄忠誠。
“七一”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山法院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送法活動,切實將法治溫暖送到群眾身邊。
從書聲瑯瑯的校園課堂,到溫馨和諧的社區廣場,再到創新創業的企業一線,法院干警以普法講座、法律咨詢、模擬法庭、案例講解等多種形式,讓法治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將專業的法律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為企業發展精準助力排憂解難。
下面
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精彩瞬間
感受司法為民的法治溫度!
法護青春,守護成長


為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特別是應對新型網絡犯罪風險,6月30日,市中級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水云軒小學法治副校長裴濤走進校園,帶來一堂聚焦熱點、精準守護的專題法治課。裴濤通過生動易懂的語言、剖析真實案例,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法律知識、引導同學們有效防范、保護自己。
課堂上,裴法官特別設置了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活動中,積極參與互動的同學們還收獲了中山法院“鐘小法”法治文創紀念品。這種鮮活有趣的普法形式,在寓教于樂中既在孩子心中播撒了法治種子,更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織密了安全防護網。

近日,市第二法院聯合南頭鎮升平社區走進南頭鎮初級中學,共同舉辦了一場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的普法講座。針對網絡信息時代的風險挑戰,市第二法院李浩法官重點講解了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引導同學們在真實警示中清晰認識行為底線,有效建立防范意識,守護健康成長。



市第二法院東鳳法庭干警周玲蘭走進東鳳中學,以“與法同行,用法筑牢青春防線”為主題,生動講解各年齡層法律常識。周法官不僅清晰界定相關行為的法律邊界,更傳授實用應對策略,教同學們如識別風險、巧妙求助、勇敢說“不”。課堂氣氛活躍,現場反響熱烈。
法護權益,暖心服務
為提升殘疾人權益保障法治化水平,讓《民法典》真正成為特殊群體的“權利寶典”,近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第六庭副庭長趙娟走進市殘聯,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輔導。趙法官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與豐富的司法實踐,以案釋法、深入淺出地梳理了《民法典》的制定背景、核心框架與重點內容。講座特別聚焦與殘疾人群體密切相關的法律領域,精心選取真實案例,從合同規范、侵權責任、民事主體資格(自然人、法人等)、物權債權到社會保障等多個維度,深入解析法理精髓,將專業的法律知識轉化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生動傳遞了平等、公正的法治理念。

市第一法院三鄉法庭羅丹薇法官結合豐富審判實踐,為三鄉鎮的企業代表們進行授課。羅法官圍繞《民法典》合同編及買賣合同司法解釋,重點就企業海外貿易中常見的合同簽訂、貨物交付、質量爭議、責任歸屬、價款支付等關鍵環節涉及的法律規定及常見爭議點,依托真實案例進行了系統講解與指引。
現場交流環節,企業代表圍繞員工授權管理、跨國糾紛證據留存等具體操作難題踴躍提問,羅法官結合法院職責細致解答,討論氣氛熱烈。“這次講座內容實、講得透、用得上,很感謝法官”參會企業代表吳先生表示。


七一前夕,市第一法院立案庭組織黨員與青年干警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區開展訴訟服務和法律咨詢志愿行動。干警們主動靠前服務,熱情為來訪群眾提供現場法律咨詢,手把手指導使用最高院示范起訴狀文本填寫要素式起訴狀,耐心解答立案流程相關疑問。通過專業、細致的指引和解惑,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訴訟文書的清晰便捷。
春風化雨潤民心
這一系列走深走實的普法活動
不僅搭建起法院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更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
近日
多位當事人來到法院
送來了錦旗









一面錦旗,不僅是一份肯定與贊許,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期盼。接下來,中山法院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為群眾辦好實事,不斷優化訴訟服務、提升審判質效、強化多元解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